在这20天的支教中,小岭滩小学的支教志愿者是比较辛苦的!吕凌风老师来自四川成都,自己开车从成都,然后绕道从前不久地震灾区,一路走来,一身的疲惫,一身的沧桑!见到吕老师的时候,他那双眼睛告诉我,一切皆有可能!三十多岁的他很健谈,与吕老师见面后,我们就呆在一个房间里面,两个就关于支教的大概情况做了一系列的分析,并很快达成的共识!吕老师自己开车来,一辆面包小客车!在小岭滩小学支教的时候,吕老师带来更多的知识层面!也是小岭滩小学的支教志愿者负责人。在生活上面和各个方面都为志愿者体贴入微的服务着。所以,在我们支教志愿者团体里交流的时候,我们都尊称 吕爸 哈哈,当然这个称谓自由他的道理,因为在支教志愿者团体中,吕老师,邢老师,我们三个年龄算是最大的,哈哈,所以,我够不上那个资格,所以啊,在胡家窑小学有邢妈,小岭滩小学就有了吕爸!
小岭滩熊懿,感觉很贤惠,给人那种很温暖的感觉。每次做饭的时候,熊懿总是一面做着手中的活,一面不紧不慢的和你谈论着每天发生的一些事情,也倍感到她在支教中的努力和信心@!
看看朱莉曼,哈哈,她的笑总是那么开朗,说话语速很快,也是急脾气的人,但是,当我看到朱莉曼老师的时候,总觉得她是个没有长大的小女孩。哈哈,可是,在一周支教结束后,我突然发现,朱莉曼为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和知识远远大于她本人的年龄!孩子们一下课就围着她,让讲着讲那的!现在想起来,朱莉曼像一团火焰,跳动在我我的记忆里面!
宁康,我们早就认识了,我在兰州做的很多公益活动,他都参加过!宁康人很实在,每次只要你交待了工作,就默默的去做,宁康,一个西北汉子的淳朴让我感到,在任何时候,不论做什么事情,我们一定要坚信,我们是最好的!
张阳,我很喜欢和他交流,在支教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事情。但是,张阳戴眼镜,多愁善感的那种男生!在支教的时候,每每看见张阳的身影,就觉得阳光在流淌,哈哈也学是他的名字本身就很阳光!其实,他本人是真的很阳光的那种男孩子!
胡伟斌 是一周后因为小岭滩那边学生太多,所以才从胡家窑小学这边团体里面调整过去的!也是长期在做公益活动的一位热血青年!他的聆听会让感觉到,任何事情,你需要认真的对待了才可以发表意见!如果,你是信口开河的,哈哈,那你看看胡伟斌同学那张很认真的脸庞,你觉得不会不经过大脑就把话说出来……
这是个小团体,这个小团体让我们大家都感觉到了无比的快乐和信心!
感谢你们,我们的支教志愿者!-
--------林子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以下是来自小岭滩小学的支教志愿者总结:
小岭滩小学教学总结报告
由西部爱心公益网组织、来自全国各地志愿者参与的,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裴家营镇三所小学义务支教活动圆满结束,现将小岭滩小学支教情况总结如下:
一、环境篇 小岭滩小学地处甘肃省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的腾格里沙漠边沿,学校距离沙漠仅15至30公里不等,全年降雨量极少,大风天,学校沙尘感觉明显,村落土地属盐碱滩地,因迁徙形成藏汉混居的状况,人均收入低下,属贫困地区,对孩子的就学造成影响,学校面向辖区学生约二百余人。
二、教学篇 由于义务教学属于暑假期间夏令营活动,校方通知家长及学生为自愿参与性质,开课的前一天深夜,支教志愿者与校方老师坐在一起,商议开课内容及班级设置时,心中还忐忑不安,不知第二天会有多少学生到校呢!还无法确定开办规模。
清晨,在三十余名学生腼腆的面容中,我们开始了初次的接触,当他们从支教人员中感受到了清新的尊重、友善,他们奔走相告,下午上学时,学生数量增至二百余人,第二天达到三百一十多,连附近非辖区的学生也参与到来了。至此,我们编制了一至六年级以及一个初高中混合班共计七个班,开始了正常的教学。
关于教学课程的开设,我们与校方老师共同研究,确定以基础课程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,设立相关的课时,具体开设了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社科、美术、音乐、体育、计算机等科目,按课外、课内知识四、六开的比例进行分配,编制教学计划并实施。针对综合班,采取解答式教学,由学生提出自己关注的篇章或内容,教师进行规划编辑,予以教学。
关于综合素质培养,针对当地学生性格内向、不善言表的整体状况,教师团队从自信心培养的角度去启发他们,采用一些娱乐活动的形式去引导他们,勇敢的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,从而达到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做一个敢想敢做的人;针对学生在学校习惯了的师生、同学环境,在家习惯了的家庭环境,我们借助支教这一契机,出现的新面孔,教育孩子重新审视自己的言行,建立新型人际关系,遵守传统美德、遵守法制规范。
三、家访篇 在进行正常教学工作的同时,我们展开家访活动,深入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状况,为他们提供外面世界的信息。为八户极贫困家庭提供了经济、物资上的帮助。
四、成长篇 学生在这次支教活动中,精神风貌从内向自闭到活泼开朗,从天真烂漫、极度调皮到后期张驰有度、有原则指导自己的言行,我们看到了些许的变化,我们打从心里感到高兴;家长在这次支教活动中,从初期的给孩子找一个寄放的场所的心态,到后期的积极参与,与老师和学生共同互动,以及支教结束时,给我们的寄语,我们收获了快慰;学校在这次支教活动中,当我们将空空的粉笔盒换成满满的粉笔时,将木枋表面钉布条的粉笔刷换成崭新的刷子时,当我们把学校的体育器材增加到可以同时满足三个班上体育课用时,我们常靠在墙边,轻松的笑了;当我们支教成员用并不成熟的手法,做出一顿顿饭菜、洗出一件件衣服时,当我们在课余兴奋的交流起课堂上的得和失时,我们也和这里的一切一起,在不知不觉中成长。也为支教团队因经验不足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。
五、情感篇 短短的义务支教活动结束了,但我们还记得那无一丝云彩、像太空一般的蓝天,还有那蓝天下孤伶伶的篮球架、空旷的操场回荡的笑声,还仿佛看见乡村小路留下的一串串送孩子的脚印、以及那晚霞中移动的剪影,手里握着老乡熬夜手工制作的鞋垫,泪水模糊了我们回程的路………在一片无语中,我们用回忆去梳理那些我们带走的和留下的……….
六、结束篇 我们义务支教团队给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,带来了我们的一份知识、一份热情,但相比这里的所需相去太远,形同杯水车薪,我们也无法改变更多,但我们用行动把一种希望留住,希望它能蔓延、燎原。希望更多的人们参与。
报告撰写人:小岭滩小学支教成员组
吕凌风 QQ:496974253
熊懿 QQ:181801094
张阳 QQ:1009633674
朱莉曼 QQ:199474386
宁康 QQ:243073390
胡伟斌 QQ:610650383
2008年8月10日于小岭滩学校宿舍
评论